主办单位
中共永康市委宣传部
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
永康市博物馆
永康市盘龙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
2024/12/23—2025/2/16
展览地点
利扬芯片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4.17%;归母净利润-1219.86万元,同比下降142.05%;扣非净利润-1200.7万元,同比下降180.89%;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1.6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75.44万元,同比下降148.12%;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02.35万元,同比下降212.9%;负债率56.24%,投资收益19.8万元,财务费用2295.54万元,毛利率24.51%。
永康市博物馆(浙江省永康市西城街道文博路1号)
展览前言
展开剩余93%2024年12月23日,“空谷幽香--应均先生诞辰150周年书画艺术展”将在永康市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共永康市委宣传部、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永康市博物馆、永康市盘龙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展览将呈现一系列精彩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以多样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展现了对应均先生的深切缅怀和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应均先生(1874—1941),初名万春,字敷华,一字仲华,号晓村,别署师竹轩主,晚号松石山民,浙江永康人。应均出身商贾之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勉好学。年少时,父兄先后弃世,所幸家底尚称殷实,遂收缩家业,在家嫂协助下专营酒店为生,淡泊名利,怡然自得,惟以诗书画印交友唱和,陶冶性情。他钟情于诗词书画创作,精进不已,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应均的书画艺术曾受到于右任、黄宾虹等识者的激赏,他是一位集诗词创作、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的传统文人。诗书画印作为他聊以自娱的工具,在其生前未能享以盛名,而其光芒却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被埋没,不断地进入我们的视野。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毛建波认为:“应均交友雅贵但不慕名利,他生于乱世又遭家庭重大变故但仍能保留内心的平静,隐于小县城而安身立命,是典型的隐居型的诗人、书画家。”此外,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胡竹雨、浙江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郑竹三、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徐小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为民、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涛等国内多位专家对应均先生的作品亦予以点评和探讨。
据悉,展览将展至2025年2月16日,在展览期间将推出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空谷幽香——应均诗书画印艺术研究文集》,展览当天还将举行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挖掘应均先生的作品价值。
诗书画印四全 深谷幽兰齐芳
文/毛建波
应均终身吟诗作词,有着较高的古典文学修养。他深受晚清朴实诗风的影响,叙事写心贴近生活,典故运用妥切和谐,平实有物,毫无虚饰。非凡的才情和深厚的学养,不仅成为他怡养心性的方式,更滋养了书画品味与意境。
应均书法兼擅篆隶行草楷各体,尤长行草,融楷书之沉稳与草书之灵动于一体,作品极具个性并富含金石之气。其书法取法高古,在“征诸古”的同时又不泥于古,能从碑学中汲取营养,又能不从时风,自觉地汲取帖学的内涵,形成碑帖融合的书风,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在“重碑抑帖”的当时尤其难能可贵。
应均的绘画长于墨兰,堪称作手。他笔下的墨兰,重韧劲、蓄气韵,洒脱跌宕,饱含啸傲不羁的个性,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应均先生本人“事难求全、勿嫌断缺”的生活态度,彰显出一种超然的孤芳自赏之美。
重提应均,就是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正是有像应均这样的大量文化人的存在,中国文化的精华才能不断延续发展,民族文化的自信才能持续壮大。应均的个案为我们提供了窥视民国时期传统文人生活状态与绘画风格转向的一扇窗口,他们中的多数虽然生活在小县城,没有大富大贵的背景,没有高名厚誉,但不弃不馁,优游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共同延续并发扬光大了传统文化。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传统文化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为之后的重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应均生平述略
文/胡竹雨
“画如其人”。应均虽出身商贾之家,但秉性耿直,从不趋炎附势。他好学博闻,才气横溢,名振乡里,一些在外地当官的乡友几次邀请他出外谋事,他都一一谢绝。平时沉默寡言,待人处事重礼节,性虽随和,亲友们却又对他存几分敬畏之心。他抱定“事难求全,勿嫌断缺”的处世态度,满足于小康家庭的自在自乐生活。有一回,两位酒徒在应均店中饮酒发生口角,应均好心相劝,反遭讥讽。应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取纸濡毫,倚案画兰。每自谓“静心写字,乱心画兰”,烦乱的情绪随着画完的兰花也就渐次平静下来。应均常以幽兰自喻,在题画中经常出现“孤芳甘寂寞,无意逐繁华”一类的诗句,反映出他在艺术上甘于寂寞,不趋时好,埋头执着的追求进取精神。
应均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内忧外患频仍交加的时期。侧身其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极大的不幸。像他这样一位体魄强健,艺术造诣极高,而又与世无争的人,在战乱时期的流离颠沛中去世以后,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再没有人提起他、研究他。他的大量作品播散民间,在战争、动乱中逐渐毁损;他的事迹也大都以口头形式传闻于乡里,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日渐变得残缺不全。如果不是幸存的几件手稿信札,甚至他生平行略中十分重要的南京之行和他的卒年,谁也无法确断。笔者以20余年寻访所得,撰此拙文,以期引起各方有识有见者的深入探讨研究。
海内巨匠重振华夏
文/郑竹三
应均先生以书入画、以书造象、以书抒情的具文人性灵的博大画艺便是能令千万个书画收藏家及众多优秀书画艺术家感动而感慨的因由。正是他能以博大之情怀、蕴含着对故国山川之钟爱,藉以文学之涵养创写的无数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翰墨画图,以至能使上述人们以搜集到应均先生的一帧作品而欣慰。故而这位似乎已被时间淹没、时代遗忘的一代大家应均先生,以及他的美术作品随着这种悄然兴起的收藏热与研究热而得以重新地确认与被瞻仰。
应均先生精通书法,他的书法艺术余任天先生评议是“魏碑渗二王”。盖魏体苍茫而奇崛,具有金石之气,二王书法则圆润婀娜、秀逸灵动,二者相合加之博采众长,互为生发,终也能入“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质,以臻应均线艺的最高境界。魏体书法的方整刚健与二王书道的柔和婀娜,构成应均书法字形结体的大气开张与圆融,是极其端美而雄浑的一种书法风范。应均便是妍雅奇崛而通贯之笔线羼入他开张跌宕的画图之中,不失为书画同源的又一新楷模与典范。
今天的画家在继承的基点上欲开辟蹊径,须重新审视与深刻的研究,须生涯万卷书的修养,并以最大的勇气与高度的智慧,吸取现代诸多新的美术理论,以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国绘画。当代在华夏大地能承前者,尤其是能把握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大传统的美术精华之优秀中青年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这是可以告慰应均等先辈大师的。
清标绝俗 抱璞含真
文/徐小飞
二十多年前,我初学绘画,在胡竹雨老师那间临街的阁楼上,曾陆续见到一些应均先生的书画作品。当时初学,对之并未十分解意。应均先生的作品经过漫长岁月及文革洗劫,毁损大半,幸有存者多被知与不知者束之高阁,难得示人,又因其作品“征诸古,无效于今”,曲高和寡,一般人难知其妙处 ;加之蛰居山乡,足迹不广,时过境迁,知者寥寥,故欲觅其作品实非易事。
应均先生在诗书画印四方面都创立了强烈的个性风格。其书取法魏晋,用魏碑笔法作行草,雍容大度,凝重浑茫。结体跌宕奇崛,绝无柔靡做作之态,晚年书作更具冲和静穆之致,巍然大家气象。尤为难得的是应均先生一辈子爱兰画兰,以书入画,任意挥扫,洋洋洒洒,不以工拙为意。
中国传统文人画首重品格精神。应均先生如晴云秋月之胸襟,“清标绝俗,长栖山谷”之雅怀,而整整埋没了半个多世纪。既未显闻于当时,又不播响于后世,我辈倘不花大力挖掘整理以供学人研究,供世人欣赏,倡导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岂不惜哉!
永康小城,地僻人稀,宋代龙川先生王霸之辩、经济之怀饮誉学术界。而近千年来,据德游艺,技进乎道者,惟应均先生一人而已。应均先生的艺术在经过了漫长的六十年后,不但不以岁月消磨而湮没,不以终生布衣而废弃,而且日渐赢得众多知音的共鸣与专家的赞赏,其不朽之艺术价值晦于乱时而彰于盛世,良非偶然。
应均其人其书
文/陈为民
浙东,秀山秀水出秀才。这里有一位因种种原因,名声不显而书艺杰出的奇才。他似乎算不上名家,但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家。民国16年(1927 年),其书作首次在南京参展面世,于右任先生驻足观之,慨然叹曰 :“其深厚的功力,超然的艺术风格,我不如也!”世人有所不知,那次能跻身南京书坛一展风采,还是时任国民党立法委员的乡人楼桐荪先生等“关照”进去的!结果参观者佳评如潮,一举成名。正应了“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至理名言。他就是浙东永康的应均。
布衣出身的应均,信笔挥写,不拘绳墨,富有天然奇趣。无物欲,无名欲,故其字洒脱不羁,超凡离俗。从字里行间到通篇巨构,字与字间有承接,行与行间有顾盼,开篇与结尾有呼应,均显得自然流畅,大度得体,密不可分,又十分透气。有时贤评应均结字如组合家具,既可分解,又浑然一体,很有立体感。评其章法如壮士列阵,千军万马,气壮山河。观之诚可信也。
应均,作为一名有天赋有才华,又是大器晚成的书法家,53岁才被人注目,62岁才举办个人书展,而在68岁,正当书艺达到炉火纯青,深得佛家三昧的收获季节却匆匆西去,对于中国现代书坛,实在是件憾事。值得庆幸的是,他毕竟已经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艺术财富,已经在书法界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重视。
笔者作为应均的同乡晚辈,发此薄文,既是对我邑书法大家的崇敬,又是试图祈望诸方家进一步研究应均,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呼唤。
兰如君子蕙如士
文/张涛
以微观角度审视应均一生,虽隅于永康小城,但并未被环境流俗所局限,虽经历时局动荡家国离乱,应均却安之若素,潜心诗文书画,茕茕孑立,既有孤芳自赏之志,又存谦谦君子之性。以此审视,兰既生幽谷独自芬芳,又为君子品性高洁,与人过往“兰交”才可,应均独爱墨兰也就顺理成章。
应均的墨兰画法独特,概括起来可谓狂、拙、厚、逸。他一改前人画兰往往为凸显其雅意的单枝独株的大面积留白布局,应均的墨兰或平铺或竖构,或倾侧或边角,或半张尺幅填满或旁斜溢出画外,同时应均似乎并不在意画兰叶与兰花时的阴阳向背画法画理之类,兰叶往往交错混杂,四面神张,出人意料跳出窠臼,画家的笔墨才情喷涌而出,颇有人书俱老随心所欲不逾矩之狂态。
应均画兰属于典型的以书法入画法,兰叶遒劲曲折之态,往往以金石书法笔意融入,其墨线的质感疏于描画而更近乎书写笔意,因此他的墨兰往往与画面题诗的书法质感融为一体。
应均的墨兰还有一个特色,画面往往带“风”。虽然描绘的是空谷幽兰,但是兰叶的犬齿交错与纵横恣肆笔意下的乱中有序,又让画面产生一种疾风知劲草的坚韧势态,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种潇洒飘逸之态,恰是应均的自身写照!
“空谷幽香--应均先生诞辰150周年
书画艺术展部分作品欣赏
融媒记者:王佳涵
融媒编辑:应栩漪
校对:华偎兑
一审:董碧冰 二审:应芳蒙 终审:徐航向品质好的实盘网络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