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这个听起来有些可怕的名字,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好配资线上app,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
它的发生可以悄无声息,很多时候患者并没有明显的预兆,直到发生严重的脑梗塞,甚至中风,才引起大家的重视。
你是不是常常听到有人谈论脑血栓,甚至有些家人或朋友也曾不幸患过,而你自己却并不太关心,认为离自己还很远呢?
通过多年在临床的积累,尤其是与大量脑血栓患者的接触,我逐渐得出了一些结论,发现这些人身上往往都有一些共性。
而这些特征并非全都是饮食方面的调整,事实上,某些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精神状态,才是大多数人忽略的关键。
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
脑血栓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运动量密切相关,但也有一个常常被忽视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心理状态。
我们常常说,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不可小觑。
许多研究都表明,长期的负面情绪、过度的压力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都是脑血栓的危险因素之一。
我记得有一位患者,他是个中年男性,事业忙碌,家庭负担重,每天都处在巨大的压力下,他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心情也经常处于焦虑和烦躁的状态。
起初,他并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症状,直到某天,他突然感到一侧肢体无力,思维迟钝,随即被送进了医院,检查发现是脑血栓。
经深入了解后,我发现他很少有时间进行休息和放松,生活中极度缺乏情绪调节,时常为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感到焦虑。
这种持续的心理负担导致他的交感神经系统长期处于“激活”状态,血压居高不下,血液粘稠度增加,最终为脑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情绪不稳定和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是导致脑血栓的高危因素。
大量统计数据都表明,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严重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和血管的健康,进而增加脑血栓的风险。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大的人群,脑血栓的发生率高出了20%,所以,我总是告诉我的患者,保持心理平衡、减少压力和焦虑,才是预防脑血栓的一个有效手段。
规律的运动习惯
保持规律的运动,是对抗脑血栓的另一大法宝,大多数人都知道,运动能够增强体力,提高心肺功能,但很少有人关注到运动对血液流动性和血管健康的积极影响。
长期久坐不动是脑血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为久坐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尤其是下肢血液流动不畅,容易造成血液积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有一位年约50的女性患者,平时上班时几乎整天坐在电脑前,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生活也缺乏运动,她告诉我,自己平时一直忽视运动,觉得只要不胖,不影响外形就可以。
然而,近来她开始出现了头晕、乏力的情况,经过检查,她被诊断为轻度脑血栓。她的血管内有着一些小的血块,虽然暂时未引起严重的后果,但已经显示出血流不畅的迹象。
仔细询问她的生活习惯后,我发现,正是长期的久坐导致了她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管弹性差,最终才导致了脑血栓的发生。
事实上,研究已经证实,久坐会导致血液流动不畅,特别是下肢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发血栓形成。
与之相对的,那些有规律运动习惯的人,不容易得脑血栓,通过运动,人体可以有效提高血液循环,增强血管的柔韧性,使血流保持通畅。
我建议可以每日开展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像散步、慢跑、骑车之类皆可,即便是上班族,亦能于工作间隙适度活动,防止长时间久坐不动。
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流动,还能帮助降低血压,减轻体重,从而降低脑血栓的风险。
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是影响脑血栓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它的影响往往超出了我们想象的范围。
许多人仅知晓高脂肪、高糖食物易致动脉硬化与高血压,从而增加脑血栓风险,然而,事实上血糖波动对血液健康的影响更为直接。
一位糖尿病患者让我印象深刻,这位患者患有糖尿病多年,平时对自己的饮食管理不重视,尤其爱吃甜食和加工食品,他控制血糖的方法也只是依靠药物,缺乏运动和饮食的配合。
几年下来,他的血糖水平一直不稳定,经常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这种波动极大地加重了血管内皮的损伤,促使血液中的糖分与脂质发生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脑血栓的发生。
我常常向患者强调,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仅仅是为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更是为了保护血管,避免脑血栓等严重健康问题。
研究显示,血糖波动对血管的损害呈逐步累积态势,特别是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提升血液黏稠度,进而促使血栓形成。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稳定的血糖同样重要,避免暴饮暴食,减少精制糖和过多高GI食品的摄入,能够有效预防血糖波动,保护血管健康。
通过合理的饮食,维持血糖的稳定,可以有效降低脑血栓的风险。
避免过度吸烟和饮酒
吸烟和饮酒是公认的脑血栓危险因素,尤其是当这两者的频率和数量超标时,对血管健康的损害尤为严重。
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变粘稠,所有这些因素都为血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而过度饮酒则会加重心脏负担,干扰血液流动,长期下去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血栓的发生风险。
有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常年吸烟,且每周饮酒几次,酒量较大,虽然他并没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但常年不注意健康,忽略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管理,结果导致了脑血栓的发生。
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管弹性差,血液粘稠度高,心脏负担也较重,经过治疗后,我告诉他,若不改变饮酒和吸烟的习惯,他的健康将面临更大的威胁。
我向他普及了吸烟和饮酒对脑血栓的危害,不仅仅是短期内对心血管的直接影响,更多的是长期累积的慢性损害。
吸烟和过度饮酒的人群,血液容易形成黏稠状态,血管壁也会发生硬化,导致血流受阻,形成血栓的几率大大增加。
总的来说,想要降低脑血栓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控制心理压力、保持规律运动、饮食稳定和避免过度吸烟饮酒,这些因素对于预防脑血栓非常关键。
希望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血管,减少脑血栓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
参考资料:
[1]于凤君.急性脑血栓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及预防其并发症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